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J9九游会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新闻中心

News

分类>>

防止肥胖要像“猪猪”一样吃饭?

2025-04-03 01:07:34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防止肥胖要像“猪猪”一样吃饭?2023 年 3 月,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者在《代谢》(Metabolites)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,

  科学家一脸认真地表示,猪猪是“非常合适”的肥胖研究对象。猪猪经常吃得非常健康且营养均衡。而且猪猪还发展出了“顺应生理时钟、不容易发胖的自然进食法” ,而人类已经不幸失去了这种本能。

  事实上,现在的猪猪平均体脂率,在人类身上属于可以看到腹肌的程度。猪猪之所以越来越瘦,人类越来越胖,主要是因为人类爱吃瘦肉,所以现在养殖的猪猪里越来越多瘦肉型。

  有研究曾经精确测定了 48 只猪猪的体脂率,发现猪猪的平均体脂率是 17.8%,范围在 9.3%~24.3%之间。这个值甚至低于很多人类的体脂率,男性体脂率一般在 12%~20%,女性体脂率一般在 21%~30%。

  猪猪可以做大规模研究。养猪场里的猪猪要多少有多少。猪猪的饮食可以严格控制,绝不会自行额外加餐。

  然而,一旦偏离这个饮食模式,猪猪就容易长胖。有一次,科学家强行让小猪仔的进餐时间改变了 12 小时。结果是,小猪仔们的身体活动量下降了 7%,脂肪增加了 7%。结论是,对猪猪来说,19~20 点吃下去的卡路里不容易转化为肥肉,但如果半夜吃同样的卡路里,就会变成肥肉。(马无野草不肥,猪无夜宵也不肥。)

  由于无法保证“想吃就吃”,只能在“吃得到的时候吃”,饮食模式和内分泌模式无法协调,从而导致肥胖。

  不是每只猪猪都拥有“容易长肥肉”的体质。比如皮特兰猪就是瘦肉型猪,看上去好像它们每天都在健身房锻炼(←论文原话如此)。梅山猪(原产中国,太湖猪的一个类群)就是肥肉型猪,长得好像沙发上的肥宅(←论文原话如此)。

  瘦肉型的猪猪通常性成熟得比较晚,肌肉生长的能力比较强,脂肪少,在寒冷环境里热量很容易散失。相比之下,肥肉型的猪猪通常性成熟得比较早,肌肉生长的能力比较弱,在寒冷环境里有脂肪保温,热量不易散失。

  对人类来说,就是胎儿时期和幼年时期遭遇过饥荒的人,更容易患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。然而,猪猪非常厉害的一点是,虽然变成了“易发胖体质”,但现实里真正变得严重肥胖的猪猪却并不多。

  猪猪还会遭遇另一类重要的事件——阉割。阉割后的猪猪……吃得更多了。维持同样的体重,需要吃最多的是阉割过的公猪,其次是没阉割过的母猪,吃最少的是没阉割过的公猪。

  研究还发现,对猪猪来说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,长肌肉真的很难,相比之下,长肥肉可就太容易了。吃下去的东西转化为脂肪,似乎是“最简单的通路”。

  将食物转化为肌肉,需要猪食里营养均衡,不缺氨基酸、矿物质、B族维生素、磷酸盐等等微量营养素。

  磷酸盐是很重要但常被忽略的营养素,如果猪猪吃淀粉的同时磷酸盐不足,淀粉就容易转化为脂肪。而磷酸盐充足时,猪猪就更容易将卡路里转化为肌肉,而不是脂肪。

  在猪猪身上,每消耗1千卡的净能量,能合成 0.916 千卡的脂肪。而那1千卡的净能量如果用在制造蛋白质上,就只能形成 0.511 千卡的蛋白质。而且脂肪形成以后,就不太更新,静静躺在猪猪身上,消耗的额外能量并不多。

  果糖天然存在于水果、蜂蜜里,不过,近几年来果糖大量出现在加工食品和甜饮料里。原因是人类发现了用玉米制造大量果葡糖浆的办法, 于是这种极度便宜的糖就占据了市场。

  果糖在肝脏里代谢,代谢过程中会消耗掉很多磷酸盐,而且产生的脂肪很容易堆积在肝脏里,导致脂肪肝。

  饱和脂肪在室温下是固态,而不饱和脂肪在室温下是液态。有些养猪户在猪食里掺了蛋黄酱之类的不饱和脂肪,结果猪猪也长出了很多不饱和脂肪。结果是,猪肉变得不好切片了——因为在室温下,一些脂肪呈液态。

href=""

搜索